2017-11-18
食農歷史-古人對油的評價
現在人對食用油的選擇可多了,中國古代沒有的橄欖油、亞麻籽油、椰子油、棕櫚油現在滿街都是、甚至我昨天還試到新奇的星藤果油,所以現代人其實是幸福的。
在天工開物這本成於明朝崇禎年間(初刊於1637年)的書裡,可是清楚記錄了古代的食用油,而且將其分成上中下三等。看來
上等的有:
- 胡麻、
- 萊菔子(蘿蔔子可以榨油?而且還特別註明﹝甘美異常,益人五臟。﹞好像很厲害)
- 黃豆、
- 菘菜子(白菜子油,應該跟油菜很像吧?)(並不是松島菜菜子)
其次中等的有
-
蘇麻((形似紫蘇,粒大於胡麻)、不知是啥,吃了會
一陣酥麻嗎?)、紫蘇籽油現在可是很高級的 - 芸苔子(江南名菜子)(就油菜籽囉)次之、
-
茶子(應該是苦茶油,現在是高級貨,但是古代排名不太前
面)次之, -
莧菜子次之(好好奇是甚麼味道,但是後面還註明(味甚甘
美,嫌性冷滑。)好像也很讚)
下等:
-
大麻仁(粒如胡荽子,剝取其皮,為褸索用者)為下(大麻
籽油?!,好寶寶不要學啊啊啊) (其實國外有開放可以食用的,台灣應該還沒)
不知道這些稀奇的油如蘿蔔籽油、莧菜籽油,將來有沒有機會試吃看看。
[圖: 明書林楊素卿刊本http://